丁山:古代神话与民族
由三代都邑论其民碳文化(一】引言由初民部族演进为封建,为郡县,国家政权由分治而渐集于中央,帝王都邑,遂由流动的而渐趋于固定。汉唐之居长安,南朝之居建康,五代北米之居汴梁,金元明清之居燕京,久者三四百载,暂者一二百年,虽易姓改王,国都往往仍旧;其帝祚未移,国都中易者,若汉献帝初迁长安,再迁许,唐昭宗车驾东都,则大盗移国,徐图不轨也:若晋元帝徙都建康,宋高宗临安驻跸,则外逼于强寇,内利于偏安,皆非出于政治环境之自然,亦非出于民族共同之要求。盖当郡县制度既行,国家文物,随政权而集于中央,都色不定,则一切失其中心,为保全国家文物及中央政权安宁计,目以国都安定为上。丁是秦汉大一统以来,全国政治中心之都邑,无形中乃以安定不迁为原则,其一迁再迁者,皆由于政治之变态。若夫由部落演进为封建时代则不然。部落时代之生产,农业方在萌芽,大部分生活基础仍为游牧,游牧者因水草而转徙,部落之领袖因其族类而亦转徙不定;于是政治中心所在,既无所谓都邑,更无固定可言。逮夫部落互相吞并而渐进于封建,人民生活基础渐弃游牧而尚农业,播殖有常地,耕稼有定时,芸芸众生,渐安攸居,食土之君,乃有常邑。北魏金元之都邑屡迁,固可考见其为游妆民族,即始皇未统一中国